1、微硅粉建议同高效减水剂结合使用:
在混凝土中掺入微硅粉,必须同时掺入高效减水剂,才能保障混凝土必需的流动性和硅粉对混凝土的增强作用。但应特别注意高效减水剂与混凝土中其它材料的适应性。因此,必须结合工程特点和拟用原材料的性质,通过试拌混凝土实验确定硅粉、外加剂和其它胶凝材料的掺量及相应的相对最佳混凝土配合比。另外,高效减水剂加入低水灰比的微硅粉混凝土,当微硅粉掺量较大或环境温度较高时,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会加快。因此,对运输距离较长或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的微硅粉混凝土,应控制微硅粉掺量或添加缓凝剂。
2、微硅粉的适宜掺量:
当微硅粉掺量显著增加时,微硅粉对混凝土的强度贡献率下降(也称效率指数下降)。有实验表明,当微硅粉取代水泥大于20%时,其效率指数显著降低;当大于30%时,混凝土的强度反而下降,混凝土出现塑性开裂和早期收缩裂缝的风险加大,并且,当微硅粉掺量过高时,新拌混凝土变得非常黏稠,施工振实难度也增大。由于微硅粉产量有限,微硅粉掺量加大,还会增加混凝土的成本。因此,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中硅粉掺量一般为5%—15%。
3、微硅粉混凝土的养护:
工程实践表明,千方百计控制微硅粉混凝土裂缝是微硅粉混凝土施工的关键。为此,微硅粉混凝土的养护要比普通混凝土提前。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终凝前,必须立即用喷雾方法来减少水分蒸发或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或喷洒混凝土养护剂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但不宜出现水流和可见水滴:混凝土终凝后,应继续覆盖塑料薄膜或喷洒养护剂或在表面覆盖湿透的草袋并洒水养护,使混凝土始终处于潮湿状态,养护时间宜不少于28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林宝玉,吴绍章曾研究了减少硅粉混凝土塑性开裂和早期干缩的措施。
4、微硅粉混凝土的拌和与运输:
高等级微硅粉混凝土很黏稠,拌和时应采用强制式拌和机,搅拌时间应比普通混凝土延长30~60s:从拌合机出料后,应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及时入仓摊铺、振捣,努力减少坍落度损失。
湿养护时间、将微硅粉制成浆剂、掺用膨胀剂、保水剂等。这些措施应用于工程后,均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一、微硅粉用于改善耐火材料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微硅粉用于耐火材料将具有下列特点:
1)提高浇注型耐火材料的流动性、减少用水量,使其易于成型,生产效率大为提高;
2)由于其超微结构的填隙作用,耐火材料的致密性和强度获得大幅度提高;
3)微硅粉具有高活性,在Al2O3成份存在的前提下,更易生成莫来石相,使耐火材料的的高温强度、热震性明显提高。 目前除在浇注型耐火材料中普遍使用之外,在电熔和烧结型耐火材料中亦正获得大量应用。
二、 微硅粉用于混凝土,具有以下独特优点:
1)制造高标号混凝土(C70以上),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泵送性能;
2)制造高抗渗(≥P30)、结构自防水混凝土,用于地铁、隧道、高层建筑物的地下室;
3)制造海工和化工混凝土,由于其高致密性能,有效阻止硫酸盐及氯离子对混凝土的渗透、侵蚀,避免混凝土钢筋受到腐蚀,从而延长混凝土的寿命;
4)在水利、桥梁工程项目中,混凝土不仅需要上述基本指标,更对其耐磨、耐冲刷有非常苛刻的要求,掺入SICON微硅粉成为必要;
5 )快速施工需要的早强、高强混凝土;
6 )隧道、地铁、大型基坑结构施工过程中用于支护的高强喷射混凝土; 7 )水下施工项目(如:桥墩、大坝、钻井平台等)用的混凝土; 8 )高速公路、大型桥梁的路面混凝土。混凝土生产过程稳定性是指混凝土连续生产的一定时期内的质量稳定性,水泥的质量稳定性是混凝土质量稳定性的重要保证。混凝土的匀质性可以划分为宏观、细观和微观3个层次,其中混凝土的宏观匀质性与水泥的质量稳定性相关,混凝土不泌水、不离析是宏观匀质性的主要内容。某些时候混凝土有一些特殊性能的要求,也会对水泥的质量稳定性提出要求。例如,对于清水饰面混凝土,水泥颜色的稳定性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其重要程度甚至超过强度。为了满足混凝土生产稳定性和匀质性的要求,所有与混凝土性能有关的水泥性能均应该具有稳定性的要求。
2、与高效减水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较大变化,将直接影响混凝土坍落度的大小。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的相容性不好时,不仅会影响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更重要的是会造成混凝土严重的坍落度损失,影响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如果是泵送混凝土则可能导致无法泵送;相容性突然变好,混凝土坍落度会明显增大,可能出现泌水、离析。因此混凝土施工时要求水泥与高效减水剂要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特别是在低水胶比的高性能混凝土中,相容性问题就更加突出。从外加剂与水泥产生不相适应问题的因素中可以发现:需水量大的水泥更容易出现与外加剂不相适应的问题,所以使用中应选择需水量小、强度又较高的水泥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