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什么材料都有一定的吸水率和含水率(即水分含量),微硅粉也不例外。微硅粉中所含水的质量与干燥状态下微硅粉的质量比,称为微硅粉的含水率。当微硅粉吸水饱和时,其含水率称为微硅粉的吸水率。
含水率是随环境而变化的,而吸水率却是一个定值,微硅粉的吸水率可以说是该材料的最大含水率。微硅粉吸水率分为质量吸水率和体积吸水率两种。
微硅粉又名硅灰,高温下与氧化形成。颗粒非常细,在显微镜下形状为玻璃球体,非结晶无定形,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能。
黑色微硅粉硅灰堆积密度:原态150-180Kg/m3 ;半加密300-350Kg/m3 ; 高加密500-750Kg/m3
黑色微硅粉硅灰包装: 25kg编织袋包装;300-1000kg 吨袋包装。硅粉是以“葡萄串”絮状的非紧密堆积结构。“葡萄串”絮状结构内含有大量的空隙,经计算表明空隙率高达90%以上。虽然加水搅拌过程中部分“葡萄串”絮状结构发生破坏,但只是变成平均粒径更小的“葡萄串”絮状结构,因此混凝土内部仍含有大量的空隙。故混凝土中的水分缓缓地渗入到“葡萄串”絮状结构的颗粒裂隙间的空间,引起混凝土体系的宏观体积收缩,这种收缩称为“内收缩”。“内收缩”作用一般在混凝土初凝前结束。由于微硅粉能够填充于水泥颗粒间的孔隙,同时与水化产物生成凝胶体,与碱性材料氧化镁反应生成凝胶体。在水泥基的砼、砂浆与耐火材料浇注料中,掺入适量的微硅粉硅灰,可以起到减水增强的作用。其实这就是微硅粉的主要特点,因为它不仅具有较高的火山灰活性,还有就是它的比表面积比较大。因为微硅粉中的细度小于1um的占80%以上,平均粒径在0.1~0.3um,比表面积为:20~28m2/g。其细度和比表面积约为水泥的80~100倍,粉煤灰的50~70倍。这就可想而知了。1、细度表示粉状原料的粗细程度,常以标准筛百分数或比表面积来表示,也可以用颗粒大小的百分比组成或单位重量物料的平均值均来表示。细度与颗粒没有严格的区别,只是前者习惯于细粉状原料粗细程度的表示。
2、比表面积是指单位重量的原料所具有的表面积,单位为m2/g。比表面积分为外比表面积和内比表面积两种。理想的非孔性原料只有外比表面积;但是带有气孔的原料除外比较表面积之外还有内比表面积。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较多,常用的有气体吸附法、有机分子吸附法和透气法等。我们都知道微硅粉硅灰其实就是一种冶炼工业硅和硅铁合金的副产品,即烟道炉灰。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SiO2又可以称之为活性二氧化硅微粉。因为微硅粉硅灰具有微尘的细度和亲水性以及火山灰的活性等诸多优点,被广泛的适用于土木建筑等水泥混凝土中,是新型的环保产品。一般情况下,微硅粉硅灰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检测化验,通常是采用氢氟酸重量法进行检测。检测二氧化硅含量的前,首先要检测出烧失量,然后才能检测出二氧化硅的含量。
1、 微硅粉硅灰烧失量的检测化验:
准确称重硅粉试样0.5g,经过105~110℃烘干,加入铂坩埚中,再经950~1000℃灼烧45min,然后将坩埚放在干燥其中冷至室温,称重。如此反复,直至恒重。
烧失量=(m-m1)/m ×100
式中:m1——灼烧前试样的质量,g;
m—— 灼烧后试样的质量,g;
2、氢氟酸重量法检测化验微硅粉硅灰中二氧化硅含量:
准确称取0.25g测定过烧失量之后的试样,用少量水润湿,加入4~5滴硫酸(1+1)及5~7mL氢氟酸,放在电热板或电炉上以低温加热挥发,至近干时,取下放冷。再加2~3滴硫酸(1+1)及3~4mL氢氟酸,继续加热挥发至干,然后升高温度,至三氧化硫白烟完全逸尽,将铂坩埚至于高温炉中,于900℃的温度灼烧30min。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重。如此反复,直至恒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