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硅粉混凝土的拌和。
用搅拌机拌和,按配方将材料准确称量,投料次序为水→石子→砂→水泥→微硅粉→用搅拌机搅拌1.5min,然后加入外加剂一胶乳再搅拌1.5min出机。混凝土拌好的象征是:各种材料拌和均匀,流动性好,不离析,塌落度控制在3cm以内,超过4cm则不得使用。
2、硅粉混凝土的运输。
拌好的硅粉混凝土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时间不得超过10min。
3、硅粉混凝土的入仓浇筑。
浇筑过程应1次浇完,不得中途停止。由于机械故障等原因产生冷缝,应停止浇筑,等先浇混凝土具有一定强度(一般等24h后),按施工缝处理后(处理方法与基面处理相同),再浇筑剩余部分混凝土。浇筑宜从左或右向一个方向入仓,经平仓后,先用插入式振捣器,后用平板振捣器提浆,振捣时间较普通混凝土稍长一些,要振捣密实不能漏振。平仓振捣后收抹面的工人应抓紧拍打出浆并抹面,一般应收抹3次~4次,使其表面光滑平整,无空洞、麻面和无贯穿性裂缝,不平整度控制在5mm以内。
硅粉作为一种新原料,在耐火行业普遍使用。它对不定形耐火材料的改善有重要作用。表现为:
(1)传统耐火材料中有众多孔隙,硅灰充填于孔隙中,提高了体积密度和降低气孔率,强度可明显增强。
(2)硅灰有强的活性,在水中能形成胶体粒子,加入适量的分散剂,可增强流动性,从而改善浇注性能。
(3)硅灰在水中易形成 —Si-OH 基,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和活性,能增强耐火材料的凝聚,同时对高温性能有较大的改善,并可延长耐火制品的使用寿命。
硅微粉在新鲜的浇筑料中至少具有双重的作用。一旦得到适宜的分散,由于硅微粉粒度小,其一项重要的性能是可降低耐火浇筑料中的水泥含量。根据普洛斯特和拉法格的专利,通过采用粒度渐次精心分级直至亚微颗粒粒度的颗粒,耐火浇筑料中的水泥含量可减少到大约1%。超细粉的应用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在标准粒度分布的浇筑料中,其密度为在施工过程中充有过量水份的晶间空隙所限制。这些空隙可由渐次更细的颗粒填充,从而将水取代。余下的微孔由水合水泥胶滞体填充。正是基于这一原理,才导致了低用水量、高密度浇筑料技术的应用。使用硅微粉的浇筑料经 1000℃ 煅烧后,浇筑料中的孔隙率由大约20-30%降至8-16%而普通浇筑在中温下所经历的机械强度的下降则转而变得稳步上升。这样,硅微粉在浇筑料中的有益影响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得到完全的确立。紧密堆积得以实现,水泥用量可以大降低。致使石灰含量为2.5-1%的水泥含量现在被划为低水泥浇筑料,而石灰含量为1-0.2%的为超低水泥浇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