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与隔热区别,现浇泡沫混凝土其它参数
保温通常是指围护结构(包括屋顶、外墙、门窗等)在冬季阻止由室内向室外传热,硅灰从而使室内保持适当温度的能力。隔热通常是指围护结构在夏季隔离太阳辐射热和室外高温的影响,从而使其内表面保持适当温度的能力。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传热过程不同。
保温是针对冬季的传热过程,而隔热针对夏季的传热过程。冬季室外气温在一天中波动很小,其传热过程以稳定传热为主;夏季室外气温和太阳辐射在一天中随时间有较大的变化,是周期性的不稳定传热。
(2)评价指标不同。
保温性能通常用传热系数或传热阻来评价。
隔热性能通常用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值来评价。在现行节能设计标准中,隔热直接用热惰性指标(D值)来衡量。
(3)结构组成
由于保温性能取决于围护布局的传热系数或传热阻值的数据,比方由多孔轻质绝热质料组成的轻型围护布局(比方由彩色薄钢板和聚苯或聚氨酯泡
沫芯屋面板或墙板),其传热系数较小,传热阻较大,因而其保温性能较好,但由于该类围护布局质料质轻,热稳固性能较差(如聚苯乙烯质料),易
受太阳辐射和室外温度颠簸的影响,隔离内部温度容易升高,故其隔热性能较差,这也便是常说的热惰性指标欠佳。
泡沫混凝土的起源与发展
1.1 起源
原始的泡沫混凝土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古埃及人使用一些天然物质,使之混合后产生气体,制作多孔材料。2000多年前,古罗马人用石灰、砂子、砾石混合,创造了原始的混凝土。此后不久,他们就惊奇地发现,在这个原始混凝土内加入动物血液,混合搅拌后,就产生了持久的气泡,使混凝土成为一种稳定的多孔材料。而且,他们探索出在这种多孔混凝土内加入马毛,来解决它的收缩开裂,就像我们今天在泡沫混凝土内使用人造纤维。可以说,古罗马人创造的这种多孔材料,应是最贴近当代泡沫混凝土技术的源流。至今,动物血水解物发泡剂仍是泡沫混凝土所用动物蛋白发泡剂的一种。
真正意义的近代工业泡沫混凝土,最早的探索开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此前的原始泡沫混凝土的特征,是没有控制混凝土中引入空气量的技术手段,即没有控制材料密度的手段。瑞典极端寒冷的冬天,使他们急于找到高效保温材料。他们在前人原始泡沫混凝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泡沫混凝土的基础性研究。1923年,欧洲人首次提出了用预制气泡和水泥砂浆相拌合生产多孔混凝土的方法,世界上首次出现了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泡沫混凝土。
1.2 在国外的发展
上世纪初,北欧各国及俄国,都曾积极致力于泡沫混凝土的技术开发。自此以后,泡沫混凝土开始较快地发展。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至五十年代初的二十年,是泡沫混凝土工业化技术体系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正值二战爆发,生产加气混凝土的铝粉供应紧张,于是欧洲各国纷纷转向以泡沫取代铝粉,以泡沫混凝土取代加气混凝土,刺激了泡沫混凝土在二战前后及战争期间的研发及生产,形成了其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其应用领域以建筑保温为主。
在这一时期,技术成就最大的是前苏联。应该说,前苏联为泡沫混凝土技术成熟并走向工业化生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从1926年开始研发到1930年在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开始工业化生产,前苏联只用了四年时间。从1936年起,他们在已成功生产自然养护泡沫混凝土的基础上,实现了蒸压泡沫混凝土及蒸压泡沫硅酸盐的工业化生产,建立了以彼尔伏乌拉尔斯克、别莱兹尼克等泡沫混凝土大型企业。这些企业生产的泡沫混凝土砌块、墙板、饰面板、屋面板、楼板等,开始大量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从1946年-1958年,前苏联出台了《泡沫混凝土屋面板》1781-49、《厂房屋顶用钢筋泡沫混凝土大型板》7741-55等一系列国家标准,是世界上最早形成泡沫混凝土制品标准体系的国家,比我国早50多年。可以说,前苏联奠定了泡沫混凝土技术体系的基础。他们当时建立的一整套完善的泡沫混凝土原料测定与制品检验方法,泡沫混凝土蒸压技术规程,泡沫沉陷距与泌水率检测仪(苏联中央工业建筑科学研究所研制)等检测仪器,至今仍被世界各国所广泛应用。如今我国流行的大多数发泡剂,也均为前苏联所发明。如A?T?巴拉诺夫和Л?M罗普费里德发明了石油磺酸铝发泡剂,并于1950年开始用于雷特卡林泡沫混凝土厂、第聂伯彼特罗夫斯克泡沫混凝土厂等,实现了工业化应用;Л?M罗普费里德研究出水解血胶发泡剂,在五十年代初期开始工业应用;M?H?格兹列尔和Б?H?卡乌夫曼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就研究出松香皂发泡剂,至今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发泡剂;1940年前苏联中央工业建筑科学研究所以植物根茎研究出植物皂素发泡剂。如今泡沫混凝土基础技术,大多来自于前苏联。
泡沫混凝土施工工序参考
1.3 泡沫混凝土现浇施工
(1)施工准备
材料要求及主要机具:
水泥:宜用325 号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亦可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有侵蚀性介质作用时,应按设计要求选用。
砂:用中砂,不得含有杂物。含泥量不得超过3%,使用前必须过3~5mm 孔径的筛。
外加剂:外加剂的选择及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GB_50119-2003规范的规定。
主要机具:发泡机、砂浆搅拌机、铁抹子、扫帚、木抹子、刮杠等。
(2)基层处理
把杂物清理清扫干净并用水湿润。
(3)泡沫制取和使用
泡沫混凝土所用的泡沫应该使用专用设备制取,其泡沫直径应控制在0.5-2mm 之间,且应有弹性,不易破碎。混凝土泡沫应随制取随使用,留置时间不宜大于20分钟。
(4)找平层与保温层应同时施工,保温层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山墙、天窗壁、变形缝、烟囱等)的交接处和基层的转角处,保温层均应做成圆孤形;内部排水的水落口周围,找平层应做成略低的凹坑。
(5)总厚度超过 10cm 时,宜分层施工。
(6)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坡度不应小于3%;采用材料找坡,坡度宜为2%;天沟、檐沟纵向找坡,坡度不应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150mm 。
(7)由于泡沫混凝土稠度低,流动性大,斜屋面保温厚度不易控制。为保证质量,斜屋面应采用预制混凝土板加现场发泡混凝土现场浇注相结合的施工工艺。具体做法是:
1)预制泡沫混凝土板;
2)在屋面上浇注10-20mm 泡沫混凝土,并铺设预制的泡沫混凝土板;
3)对低洼不平处用泡沫混凝土找平。因预制泡沫混凝土板与现场发泡的混凝土系采用同一材料、同一工艺生产,二者热膨胀系数完全相同,且能很好地结合,因而可保证屋面有较好的保温性和整体性。
(8)当容重低于300kg/m3时,施工时宜加速凝剂,速凝剂掺量一般为水泥用量的2%-8%,掺量随速凝剂品种、施工温度和工程要求适当增减,具体的增减量应由实验确定。
(9)施工现场的气温不宜低于5℃。
(10)施工完毕后,应进行保湿养护,2-3天内不能上人,不能承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