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物理特性
硅灰(微硅粉)颜色在浅灰色与深灰色之间,密度2. 2g/cm3左右,比水泥(3.1g/cm3)要轻,与粉煤灰相似,堆积密度一般在200~350kg/m3。硅灰颗粒非常微小,大多数颗粒的粒径小于1μm,平均粒径0.1μm左右,仅是水泥颗粒平均直径的1/ 100。硅灰的比表面积介于15000~25000m2/kg(采用氮吸附法即BET法测定)。微硅粉的物理性质决定了硅灰的微小颗粒具有高度的分散性,可以充分地填充在水泥颗粒之间,提高浆体硬化后的密实度。
1.2化学特性
硅粉(微硅粉)是硅合金与硅铁合金制造过程中高纯石英、焦炭和木屑还原产生的副产品,是从电弧炉烟气中收集到的无定型二氧化硅含量很高的微细球形颗粒。硅粉一般含有90%以上的SiO2,且大部分为无定型二氧化硅,其成分则根据合金品种不同而有变化。
硅灰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非晶态的无定型二氧化硅(SiO2),一般占90%以上(通常用于高性能混凝土中的硅灰的SiO2最低要求含量是85%)。高细度的无定型SiO2具有较高的火山灰活性,即在水泥水化产物氢氧化钙(Ca(OH)2)的碱性激发下,SiO2能迅速与Ca(OH)2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凝胶(C-S-H),提高混凝土强度并改善混凝土性能。
硅粉(微硅粉)之所以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性胶凝材料改善硬化水泥浆体的微结构,首先是因为硅粉具有很高的火山灰活性。虽然硅粉本身基本上与水不发生水化作用,但它能够在水泥水化产物Ca(OH)2及其它一些化合物的激发作用下发生二次水化反应生成具有胶凝性的产物;其次是因为硅粉的微集料特性,它不仅自身可以填充硬化水泥浆体中的有害孔,其二次水化产物也可以填充硬化水泥浆体中的有害孔,从而改善硬化水泥浆体的微观结构。为了更有效地利用硅粉对硬化水泥浆体微结构的改善作用,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对硅粉在水泥浆体和混凝土中的最佳应用条件进行比较详细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水胶比、硅粉掺量、外加剂以及其它火山灰掺合料的选择及其用量等。硅粉在水泥浆体和混凝土中应用时存在一个最优水胶比范围,一般超过该范围,硅粉对硬化水泥浆体和混凝土微结构的改善作用就会降低。如Gapparao指出,在水泥砂浆3d或7d龄期时,水胶比小于0.45(水胶比为0.35,0.40)的含硅粉的砂浆试件强度降低,而水胶比等于0.45或0.50的含硅粉的砂浆试件强度上升;但在水泥砂浆28d或90d龄期时,水胶比小于0.35,0.40,0.50的含硅粉的砂浆试件强度大致相同;而水胶比等于0.45的含硅粉(不论硅粉含量多少)的砂浆试件强度较低;当水胶比等于0.50,硅粉掺量大于27.5%时,硅粉对砂浆后期强度发展有显著影响。
硅灰(微硅粉)虽然能够有效地改善硬化水泥浆体和混凝土微结构,但是由于硅粉的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所以水泥浆体和混凝土掺入硅粉后,随着硅粉掺量的增加,需水量增大,自收缩也增大。因此,一般将硅粉的掺量限制在5%~10%之间,并用高效减水剂来调节需水量,同时,水泥、硅粉、外加剂之间存在一个相容性问题,因此,在利用硅粉时必须注意其应用条件。由于混凝土中掺加硅粉后,可能导致混凝土的自收缩,而掺加硅粉的混凝土一般是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因此,在混凝土中利用硅粉对硬化水泥浆体和混凝土性能的有利作用的同时,必须尽量减少由硅粉带来的不利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掺加硅粉的同时掺加其它火山灰材料或其它物质,让它们取长补短以取得更好的技术经济效果。目前,研究较多的是采用超细矿渣与硅粉复掺,或采用粉煤灰与硅粉复掺。另一个对硅粉应用条件研究较多的领域是采用硅烷对硅粉表面进行预处理后掺加到水泥浆体或混凝土中或直接将硅烷与硅粉同时掺加到水泥浆体或混凝土中,它们都能改善新拌水泥浆体和混凝土的工作性,从而改善硬化水泥浆体和混凝土的微结构。硅灰(微硅粉)是HPC活性矿物掺合材料中活性最高的一种,其主要成分为活性SiO2。硅灰颗粒很小(<1μm),具有高度分散性。硅灰对HPC强度的作用机理为:填充效应、火山灰效应、孔隙溶液化学效应。硅灰掺入HPC中,增加了HPC基体的密实度,提高了水泥浆体与骨料之间的粘结强度,减少了Ca(OH)2对HPC强度的不利影响,削弱了ASR对HPC的危害。HPC中硅灰一般掺量为5%~15%,最佳掺量10%左右。
硅粉作为一种辅助胶凝材料掺加到水泥浆体和混凝土中,不仅能够提高水泥水化度,并与Ca(OH)2发生二次水化反应,且硅粉及其二次水化产物填充硬化水泥浆体中的有害孔,并改善混凝土中硬化水泥浆体与骨料的界面性能,对硬化水泥浆体和混凝土微结构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对其宏观力学性能特别是对它们的耐久性产生十分有利的影响,而这正是水泥与混凝土材料科学的几个基本任务之一,而且利用硅粉还可以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减轻它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硅粉对硬化水泥浆体和混凝土微结构的改善与许多因素有关,因此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包括其它火山灰材料对硬化水泥浆体和混凝土微结构的影响的研究。